作者:〔法〕亨利·法约尔,摘自《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》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7.5

管理职能只是作为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。其他职能与原材料和机器有关,而管理职能只和人有关。

社会组织的良好运行取决于某些条件,人们几乎不加区别地将它们称做原则、规律或规则。我更喜欢使用原则这个词,但要让它摆脱僵硬的概念。管理方式绝不是死板和绝对的东西,它完全取决于一个“度”。在同样的情况下,我们几乎从不重复使用同一原则,这是因为应该考虑纷繁变化的情况、不同的人和其他一些易变因素。

原则是灵活的,适用于任何事情,重要的是应知道如何运用它。这是一门艰辛的艺术,它苛求智慧,需要经验,要求决断力并要注意方法。经验和机智孕育了权衡评估事物的能力,它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。

管理原则可以有很多,并无一定限制。每一种管理规律和方法,只要它能巩固社会组织,使其运作简便易行,它就是原则的一种。无论多长时间,当实践经验证明它配得上这样的高度评判时,它就是原则。事态的变化决定了规则的变化,事态本身孕育了规则。

回顾几年来我经常使用的管理原则,主要包括:

1.劳动分工
2.权力与责任
3.纪律
4.统一指挥
5.统一领导
6.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
7.人员报酬
8.集中
9.等级链
10.秩序
11.公平
12.人员的稳定
13.创新精神
14.团结精神

统一指挥

不管什么行动,下属都应该只听从一位领导的命令。

这就是“统一指挥”准则,一项普遍的、永久必要的准则。我认为它和任何一种原则一样,影响着事物的运行。如果它被违反,权力就要被损害,纪律就要被破坏,秩序将会混乱,稳定受到威胁——我觉得这是一项基本准则,因此我把它归类为原则。

一旦两位领导对一个人或一项事务行使权力,问题就出现了。如果事情持续得久,那问题更多,就好像被陌生异物折磨的动物机体一样,不胜其扰。所以,我们得出如下结论:

要么停止双重指挥,撤消其中一位领导,让公司重新健康发展;要么组织日渐衰败。

在任何情况下,都没有哪种社会组织适合双重指挥的。

然而,双重指挥极为常见,祸害不小。上至国家,下至家庭,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公司都领教过它的苦头。最可怕的是,它还总以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渗入社会组织。

1)渴望被更好理解,或希望赢得时间,或想立刻终止糟糕的操作,C2 领导不通过 C1 领导就直接命令其下属。

如果这种情况再三出现,那就是双重指挥。它会导致下属踌躇不前,被晾在一边的 C1 领导感到不满,觉得被冒犯,心绪不宁,工作出现混乱。

我们以后会发现,如有必要,可能要避开等级路径,这样还能避免双重指挥的弊病。

2)由于想避免在两位合伙人、两个朋友或家庭的两个成员间分配权力的直接困难,因而从一开始就让事态陷入双重指挥的境地。两位合伙人有同样的职权,对相同的下属拥有一样的权力,这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双重指挥的后果。

尽管教训惨痛,但类似的事件仍层出不穷。新合伙人相信他们感情深厚,有共同的利益,有能力预防一切争端,即便是最严重的意见分歧,他们也能调和。除了极罕见的事例,这种幻觉并不长久。开始时彼此感到拘束,继而是某种恼怒情绪,甚至如果这种双重指挥一直存在,随着时间的流逝,仇恨都将滋生。

人们无法接受双重指挥。

合理的职权分配能减少这种危险,但却无法让它完全消失。因为,两位同级别领导总要遇到同样的问题。因此在建立企业组织时,在同样的级别上安排不区分职权的两个领导,那只会加速失败。

3)部门界限不清也会导致双重指挥:两位领导,都有权在一个领域内发号施令,都认为这个领域就是他的管辖范围,这就是双重指挥。

4)各部门间没完没了地联系,职能自身的紊乱,职权模糊,这些情况经常会持续不断地导致双重性危害。如果审慎的领导不能正确地理清脉络,在企业运行中就会发生越权,从而危害企业自身的利益。

在人类社会中,举凡工业、商业、军队、家庭或国家中,双重指挥永远是冲突的源头,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,这应该引起每位领导的重视。

统一领导

这一原则可以这样表述: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,由一位领导人,按照统一规划,领导并协调全体行动。

这是统一行动、调配力量、集中优势的必要条件。

在社会生活中,组织有两个领导就像动物界中的双头怪兽,它很难存活。

不要混淆统一领导(一位领导,一个计划)和统一指挥(下属只能服从一位领导的命令)。人们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来实现统一领导,统一指挥则取决于个人如何发挥作用。

没有统一领导,统一指挥就不存在,但统一指挥并不来自于统一领导。

最后修改:2023 年 11 月 07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