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五年,不会更好。
我们无力选择环境,但要努力做到平静生活,早睡早起,多读书,等重见光明的时候,或能有所为。
如果怨艾五年,这一生可能就没有什么机会了。
是为缘起。
C: 今天看到印度为什么这么多全球高管,其中一个原因是印度大学生MBA 是必修课。
Y: MBA 是一个体系的课程,已经是一个专业了,都必修的话,人的精力不够吧?
C: 具体不太清楚,总之看起来像基础教育。文章的观点是如果一个印度大学生不学MBA,就像中国大学生不学中文一样。中文也有专业细分,类别还算得体。印度的知识阶层本来就擅长思辨,如果再接受正规的西式MBA教育,肯定不是研究中庸、厚黑的中国人可以比的。
Y: 我觉得印度就是精英教育,让精英再经过极端刻苦的学习。
C: 有道理。
Y: 中国的扩招走错路了。
C: 大部分中国人只通过抖音认识印度,嘲笑阿三的各种不靠谱,那其实只是印度的一个小侧面。
Y: 嗯,抖音就是现在说的比较热的信息茧房。
C: 在历史上印度文化一直是超过中华文化的,一直在影响中华文化,但没有几乎没有反作用力。一个人,一个国家,乃至一个民族,一旦自大,必然走向落后和灭亡。
Y: 封闭,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封闭,封闭也会引起自大,也是自己营造一个信息茧房。
C: 现在想学德国的技术教育,根本学不来。资金,设备,师资,学生,好的资源都不会流向职业技术学校。
Y: 是。
C: 老杨你五十年的人生经验和思考,是不是可以考虑也搞一点输出,对年轻一代产生一些影响。
Y: 没有榜样的效应,就算是都学会了,最后的成就也不过如此嘛。成功人士才有资格输出。
C: 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,独立思考就有价值。孔子生前也混得不怎么样,老杜的诗在整个唐朝都不受待见。
Y: 想不通这层东西是为什么,老杜的诗当时不受待见,还是会流传下来,就说明,还是有一部分受众,愿意把他抄下来,传播出来的。这就已经是算很成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