🧭 世界观

    🧭 世界观 费米悖论说的是什么呢?就是外星人到底有没有。

    这个悖论分两边。

    第一,你说宇宙如此广阔,像地球这样的环境的星球一定会有,所以智慧生命一定会有。但是这个事情的另外一面呢,就是人类有史以来,没有任何靠谱的记录,说外星人光临过地球。

    外星人有没有?有的,一定有的。为什么没有来地球?因为他们在忙着玩电子游戏,忘了去开拓外太空,所以没有来到地球。

    人类是怎么灭亡的,就是有一天地球上最后一个宅男还在玩游戏呢,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一行字:世界上最后一名女性刚刚死去,你一直在玩游戏,而忘了繁殖,对不起,人类灭亡,Game Over!

    🧭 世界观 马可·奥勒留(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,121 - 180),古罗马安敦尼努王朝皇帝(161 - 180)。安敦尼努·庇乌(Antoninus Pius,138 - 161年在位)的养子。即位后,经年用兵,东与安息(帕提亚)作战(162 - 166),北与日耳曼人(马可曼尼人、奎德人〔Quadi〕等)作战(166 - 180),力求维持帝国边界。系晚期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。认为神是万物的始基,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,诱使人们背弃外部世界,沉湎于主观的内在体验,从而达到心灵的绝对安谧。行军中写成《沉思录》12篇。死于文多波纳(Vindobona,今维也纳)。

    🧭 世界观 马可·奥勒留,公元121年至180年,思想家、哲学家,毕业于萨利圣学院,公元161年至180年担任罗马帝国皇帝。代表作品有《沉思录》。

    全名为马可·奥勒留·安东尼·奥古斯都(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)。著名的“帝王哲学家”,拥有凯撒称号(Imperator Caesar)。

    马可·奥勒留,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,同时也是一个很有造就的思想家,有以希腊文写成的著作《沉思录》(Τὰ εἰς ἑαυτόν)传世。他是著名的“帝王哲学家”,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,在整个西方文明之中,马可·奥勒留也算是一个少见的贤君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他向往和平,却具有非凡的军事领导才干。随着奥勒留的死亡,罗马的黄金时期也随之结束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泡脚的时候,听了会儿慕容诵读的沉思录,古罗马皇帝马可·奥勒留的微博,以前对这本书有无限的崇拜,但现在感觉很平庸了,类似亲密关系,学会提问,都比皇帝的书更有价值,更不必说帕斯卡尔和埃里希·弗洛姆的作品,这就是西方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吧,而我们的国家却往往出道即巅峰,怎么可以不反思土壤和制度的问题?

    🧭 世界观 在你自己感情和人格崩潰的時候,你需要有一個重組時期。

    因為所謂的人格,其實像是一個麻袋裡面裝著許多老鼠、每一個老鼠都想跳出麻袋那種格局,你以為你是一個完整的人,但是其實你是那許許多多不斷跳動的老鼠組成的一整個麻袋。在你突然崩潰的時候,就相當於是麻袋口突然打開了,老鼠從口袋裡面爭先恐後的跳了出來,然後你只剩下一個空麻袋了。那時候你其實已經是一個沒有人格、徒具人的形體的系統,這個系統就像是一個崩潰了的電腦一樣,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有效決策的。

    所以在系統恢復以前,你必須要有一個休養生息的階段,你什麼也不做,什麼判斷也不做,什麼行動也不做。這個階段一般來說至少需要幾個月。

    過了這個階段,那就相當於是跳出去的老鼠,有些比較老實的,感到厭倦,又回到了你原來的那個麻袋當中,另一些比較桀驁不馴的或者不喜歡你的新環境的老鼠就這麼跳走了,一去不復返了,你可能就會變成跟原來不同的人。回來那些老鼠,可能又帶來一些在牠們跳出去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牠們的資訊、覺得這個麻袋很好的新老鼠,而從麻袋裡面跳出去的某些舊老鼠可能一去不復返了,又找到新的伴侶。

    麻袋還是過去的麻袋,但是重新鑽進麻袋的這一群老鼠,組成成分已經跟原來有所不同。牠們又要重新在麻袋裡面跳躍,重新形成自己的啄擊順序,像是任何一個新團體都要選擇自己的領袖、任何一個新國家都要選擇自己的憲法那樣。

    這個新的口袋,這個你稱之為「你的人格」的麻袋,在經過這一番變化以後,舊老鼠和新老鼠又要重新掐一陣子。原先在上的,現在可能在下了,原先在下的,現在可能在上了。也許新的老鼠會打敗原來的老鼠,也許它不會打敗原來的老鼠,但是由於它加入了底層的緣故,原來的上層老鼠的行為模式也會有所改變。最後等到新的啄擊順序大致上排列組合以後,你的新人格也就基本準備就緒了。

    那時候你重新看待過去的事情,你會對自己感到驚訝:我原來怎麼會把這件事情看成這樣呢?它明明是另外一個樣子。其實你之所以會有這種看法上的改變,是因為組成你人格的那些老鼠的啄擊順序已經發生改變了。到這個時候,你就不再需要問任何人了,因為在新的啄擊順序形成的時候,你已經有了新的看法和解決方案了。

    🧭 世界观 爱利亚学派

    克塞诺芬尼·著作残篇

    哀歌

    现在地是干净的,人人的手和酒盅也都干净。我们一些人在头上戴了编织成的花冠,另一些人用一只碗奉献着香膏。调酒壶已经放在那里,装满悦人的香醇,别的酒也早已盛在壶中,谁都可以来痛饮,这酒既甘美又芬芳。在我们中间香烟缥缈,发出圣洁的异香;这里有清冽的水,甜美,纯净。旁边放着棕色的面包,豪华的餐桌被重重的乳酪和浓蜜压得沉沉。中央是祭坛,满盖着鲜花,歌声和节日的欢笑洋溢在整个屋宇中。首先聪明的人们必须用神圣的歌词和纯洁的语言颂赞神明。然后奠酒并且祈请神明赐予力量,使人们能够做得允当(因为恳求这种力量是首先要做的事情),不要有一个人喝得过量,只要不太老,人人都能不用搀扶回到家门。在人们中间,要赞美那个饮酒之后仍然清醒、心里仍然不忘记美德的人。不要歌颂泰坦诸神、巨人或半人半兽的怪物们的斗争,这些都是古代人的虚构,也不要去管那些纷乱的争吵,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平安吉庆;而要时时对神灵崇敬,这才是可贵的事情。

    讽刺诗

    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,穿着衣服,并且有着与他们同样的声音和形貌。

    可是假如牛、〔马〕和狮子有手,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,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,马画出和塑出马形的神像,狮子画出和塑出狮形的神像了。

    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的皮肤是黑的,鼻子是扁的;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、红头发的。

    论自然

    有一个唯一的神,是神灵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;他无论在形体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。

    神是全视、全知、全听的。

    一切都从土中生,一切最后都归于土。

    🧭 世界观 爱利亚学派

    克塞诺芬尼·文献记载

    克塞诺芬尼是德克修的儿子,或者按照阿波罗多洛的说法,是科罗封人奥尔托门尼的儿子。蒂孟在下面这句诗里称赞了他:

    克塞诺芬尼并不自负,但是他指责了荷马的错误。

    他曾被逐出母邦,住在西西里的仓克勒,又住在加丹纳。有些人说他是无师自学的,也有些人说他是雅典人波东的学生,另外还有人说他的老师是阿尔刻劳。梭蒂雍说他生活在阿那克西曼德的时代。他写了一些叙事诗、哀歌和讽刺诗来反对赫西阿德和荷马,斥责他们对于神灵的全部看法。他公开地歌唱自己的诗。人们说他有一些理论与泰利士和毕泰戈拉相反,他也攻击艾比美尼德。他活的时间很长,这一点可以见之于他自己的诗:

    自从我的思想在希腊土地上漫游以来,
    六十九年已经过去,
    但是在这以前直到我生时,还有二十五年,
    关于这一点,我是会说出真话的。

    德奥弗拉斯特说,科罗封的克塞诺芬尼是巴门尼德的老师,他假定了一个唯一的始基,把整个存在看成唯一的东西,认为它既不是无限的,也不是有限的,既不是运动的,也不是静止的。德奥弗拉斯特还认为,他提出这个意见,与其说是说明自然,不如说是说明另一个东西;因为据克塞诺芬尼说,这个唯一的宇宙就是神。他指出它是唯一的,因为它比任何东西都更加有力;因为他说,如果有若干个存在,那么力量就一定会为这些存在平均分有,然而神却比任何东西都更高超,它的力量是高于一切的。它不是产生出来的,因为产生出来的东西应当或者从同类的东西生出,或者从不同类的东西生出;可是照他说,同类的东西不能有产生同类的东西的作用,因为既有理由说这个产生那个,也有同样的理由说这个为那个所产生;而另一方面,如果存在是从不同类的东西产生的,那它就是从不存在的东西生出;这样也就证明了它不是产生出来的,而是永恒的。“一”既不是无限的,也不是有限的,因为一方面,无限的既然没有开始、中间与终结,也就是非存在,而另一方面,彼此互相限制的乃是多数的事物。他也同样地否定了运动和静止,因为不动的就是非存在,非存在不会变成别的东西,别的东西也不会变成非存在;相反地,运动则属于多,因为这样就有了一物转化为另一物。同样地,当他说存在保持同一状态不变时,也不可以把它了解为与运动相反的静止,而应当了解为既不运动又不静止的稳定状态。大马士革的尼古劳在他关于神灵的论文中提到他时,把他描写成主张始基是无限和不动的。根据亚历山大的说法,他是主张始基有限并且具有球形的。但是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他是怎样证明非无限和非有限的;至于有限和球形的说法,是当他说存在的各方面都相等时暗示出来的;他还说过存在思维着一切事物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毕泰戈拉学派把全部时间用在数学研究上,进而认为数学的始基就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。

    由于数目是数学中很自然的基本元素,而他们又认为他们自己在数目中间发现了许多特点,它们与存在物以及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的相似之处,比在火、土或水中所能找到的更多,所以他们认为数目的某一种特性是正义,另一种是灵魂和理性,另一种是机会,其他一切也无不如此;由于他们在数目中间见到了各种各类和谐的特性与比例,而一切其他事物就其整个本性说都是以数目为范型的,而数目本身则先于自然中的一切其他事物,所以他们从这一切进行推论,认为数目的基本元素就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元素,认为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,一个数目。因此,凡是他们在数目与各种和谐之间所能指出的类比,以及他们在数目与天的特性、区分和整个安排之间所能指出的类比,他们都要把它们收集起来,拼凑在一起。如果在什么地方出现了漏洞,他们就贪婪地去找个东西填补进去,使他们的整个系统能够自圆其说。例如,因为他们认为十这个数目是一个完满的数目,包括了其他一切数目,所以他们就认为天体的数目也应当是十个,但是可见的天体只有九个,于是他们就捏造出第十个天体,称之为“对地”。

    这些哲学家显然是把数目看作始基,把它既看作存在物的质料因,又拿来描写存在物的性质和状态。他们把数目的元素描写成奇和偶,前者是有限的,后者是无限的;一这个数目他们认为是由这两个元素合成的(因为它既是奇数又是偶数),并且由一这个数目中产生出其他一切的数目,整个的天都只不过是一些数目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毕泰戈拉是这样死的:

    他和他的门徒有一天在米隆家里,那时有一个人因为没有被收作门徒而心怀妒嫉,放火把这所房子烧了。也有人把这件罪行归之于克罗顿人,说他们怕毕泰戈拉会成为他们城邦的僭主。当时毕泰戈拉逃走了,但是在一块豆子地附近被追上了。他不肯穿过豆子地,宣称他宁可被逮住也不愿践踏豆子,并且还说他宁愿死也不招供。追他的人们把他弄死了,一同死的还有他的大多数同伴,大约有四十人;只有少数的逃脱了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毕泰戈拉认为精液是一滴脑髓,包含着热的蒸汽。精液进入子宫后,就生出淋巴液、体液和血液,从而生出神经、肌肉、骨头、头发,并且生出整个身体。热的蒸汽产生出灵魂和感觉。这精液在四十天内形成一个胎儿,并且按照和谐的规律,在七个月,或者至多十个月内,婴儿便长成出世了。婴儿身上有各种生命的缘由,这些缘由都是根据和谐的规律联系在他身上的,每一个缘由都在规定好的时间显现出来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毕泰戈拉是使几何学完备的人,最初发现几何学原理的人则是摩爱里多。他对算术也非常有兴趣,并且发现了单弦的原理。对于医术他也不忽视。计算家阿波罗多洛说,他曾经举行了一次百牛大祭,因为他发现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二边的平方和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毕达哥拉斯年岁略长于孔子,公元前532年,是毕达哥拉斯的鼎盛年代。

   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,译作毕泰戈拉。

    🧭 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的鼎盛年代,是中国春秋晚期,吴楚争霸。

    🧭 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:多数人对自己所遇到的事情不加思索,即便受到教训之后也还不了解,虽然他们自以为了解。

    人们既不懂得怎样去听,也不懂得怎样说话。

    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。否则它就已经使赫西阿德、毕泰戈拉以及克塞诺芬尼和赫卡泰智慧了。

    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,无论在智慧、美丽和其他方面,都像一只猴子。

  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,〔照赫拉克利特说,也不能在同一状况下两次接触到同一件变灭的东西,因为变化得剧烈和迅速,〕所以它分散又团聚,接近又分离。

    🧭 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: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,那么就应当说,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。

    驴子宁愿要草料不要黄金。猪在污泥中取乐。狗咬它不认识的人。

    🧭 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在某个地方说:一切皆流,无物常住;他把万物比作一道川流,断言我们不能两次走入同一条河。

    🧭 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和梅大邦丁的希巴索主张万物的始基是火。他们说,万物都从火产生,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。当火熄灭时,宇宙间的万物就形成了。

    最初,火的最浓厚的部分浓缩起来形成土;然后,当土为火所融解时,便产生出水,而当水蒸发时,空气就产生了。整个宇宙和一切物体后来又在一场总的焚烧中重新为火烧毁。

    🧭 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:火是元素,一切都由火的转化而形成,或者是由于火的稀薄化而形成,或者是由火的浓厚化而形成。但是他无论对什么都不是讲得很清楚。他说一切都由对立而产生,一切都像一条河一样流着。

   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,只有一个世界,是由火产生的,经过一定的时期后又复归于火,永远川流不息。

    🧭 世界观 阿那克西美尼说,当空气更加浓厚起来的时候,便产生出云来;当它的凝聚作用更大时,便下雨了;然后,当雨在下降中冻结时,便是雹子,最后,当水里封闭了空气时,便是雪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欧吕斯特拉特的儿子,米利都的阿那克西美尼,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同伴,也和他一样主张自然界的基质是唯一的和无限的;不过他不同意阿那克西曼德认基质为不定的主张,因为他说基质是空气。

    基质借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的实体。当它很稀薄的时候,便形成火;当它浓厚的时候,则形成风,然后形成云,而当它更浓厚的时候,便形成水、土和石头;别的东西都是从这些东西产生出来的。他也主张永恒的运动使这些变化产生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欧吕斯特拉特的儿子阿那克西美尼,米利都本地人,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,根据另一种传统的说法,则是巴门尼德的学生。他肯定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,星辰不是在大地下面运行,而是环绕大地运行。

    🧭 世界观 阿拉克西曼徳说:地悬在空中,没有什么东西支撑它。它保持着它的位置不变,是因为它在中央(就是与一切东西的距离相等)。它是凸的和圆的,就像一根石头柱子一样。它有两个彼此相反的表面,我们就住在其中的一个表面上。

    🧭 世界观 阿那克西曼德说:风是空气的一种流动,因为空气的最轻和最湿的部分为太阳所发动或膨胀起来。

    🧭 世界观 阿那克西曼德哲学观

    任何一件东西,若不是始基,就是从一个始基里产生出来的;然而“无限”没有它的始基,因为说“无限”有它的始基就是说它有限。“无限”之为始基,是不生不灭的。

    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消灭,而一切毁灭都是有限的。因此“无限”没有始基,而它本身就是其他事物的始基。它包容万物,并且支配万物。

    🧭 世界观 阿那克西曼德,约公元前611 - 前546年,他逝世的时候,孔子5岁。

    他认为始基是“无限”,然而却没有指明这个“无限”究竟是空气,是水,还是别的东西。他认为“无限”变换其部分,而全体则常住不变。

    大地的位置是在世界的中央,是世界的中心,并且是球形的;月亮并不是本身发光,而是反射太阳的光;太阳和大地是一样大的,是一团绝对纯粹的火。

    他第一个发明了日晷的指针,把这指针安装在拉栖代孟12的日晷上来测定冬至夏至和昼夜平分点,并且造了计时器。

    他也第一个描绘了海陆的轮廓,并且造了地球仪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泰利士说过水是始基。

    感性的现象使他们得出了这个结论。因为热的东西需要潮湿来维持,死的东西就干燥了,凡是种子都是湿的,所有的食物都充满着汁;所以,说每一种东西都以它所从来的东西为营养,是很自然的;而水则是潮湿的本性的始基,又是养育万物的东西;因此他们得出结论,认为水是一切的始基,并宣称地浮在水上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泰利士把水看成始基(因此他宣称地浮在水上)。他之所以得到这个看法,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,以及热本身就是从潮湿中产生,并且靠潮湿来保持的(万物从其中产生的东西就是万物的始基)。他得到这种看法,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;也可能是由于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说是潮湿的,而水则是潮湿的东西的本性的来源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泰利士的一首诗:

    多说话并不表示有才智。
    去找出一件唯一智慧的东西吧,
    去选择一件唯一美好的东西吧,
    这样你就会箝住许多哓舌汉的嘴。

    🧭 世界观 古希腊罗马哲学

    米利都学派·泰利士,鼎盛时期在公元前585年,这一年中国的晏子出生,东周第十位国君周简王即位。34 年之后,孔子出生。

    晏婴(约公元前585年~前500年)字仲,谥号“平”,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,或尊称为晏子。齐国夷维(今山东省高密)人。他继任齐国正卿,历仕灵公、庄公、景公三朝,执政近五十年,是春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。

    晏子生年待考,一说生于公元前578年。

    🧭 世界观 古希腊罗马哲学

    开始阅读的第二天,已经在微信读书中,将文本下载到本地,找机会测试一下,能否支持离线 AI 阅读。

    我也有这本书的 ePub 文本,已导入 NeatReader。

    🧭 世界观 更全面提现黑格尔中国观的书,可能是其《历史哲学》,第一部东方世界开篇即是。

    🧭 世界观 一次,一位学生问芝诺:“老师,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,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,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?”

   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,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:“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,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。我的知识比你们多。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。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,因此,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。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。”

    🧭 世界观 米利都的泰利士长眠在这块养育过他的土地里,他是一位贤者,又是第一个天文学家。

    多说话并不表示有才智。
    去找出一件唯一智慧的东西吧,
    去选择一件唯一美好的东西吧,
    这样你就会箝住许多哓舌汉的嘴。

联系方式

关于我

  • 直而温,宽而栗

那年今日
3 月前

🌹 爱别离 不要去碰一个已婚的女人,她是一个男人的脸面;不要去碰一个已婚的男人,他是一个女人的一生。不是你的女人,不要嘘寒问暖;不是你的男人,不要情意绵绵,这是做人的根本,也是不可触碰的道德底线。不知道是谁说的,不重要,说的对 ✓

7 月前

🎻 新乐府 这几天听古典音乐最大的感受,中国自唐以后,很少在有进步了,清代宫廷音乐不见得比唐代的更好,但同时代的西方,早已跨越山海!而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,也大抵如此,土壤,土壤,土壤!

8 月前

🐒 程序员 今天在家完成了 Typecho 的版本升级,和基本的设置,比如添加对 WebP 的支持等,好外没有维护这个网站了,明天开始恢复正常的输出节奏。

9 月前

📜 中国史 独孤伽罗(544年 - 602年9月15日),复姓独孤,字伽罗,河南洛阳人。 隋朝 开国皇后,北周太保 独孤信 第七女。十四岁,嫁给大将军 杨忠 的世子 杨坚 。父亲政争失败被杀、家道中落,她对外低调谦恭,对内夫妻恩爱,生下十个儿女,协助杨坚建功立业。隋朝开国后,册封皇后,“雅好读书、识达今古” ,参预朝政,对于“ 开皇之治 ”功不可没,与杨坚并称“二圣” 。晚年参与罢黜宰相 高颎 、废黜太子 杨勇 ,支持晋王 杨广 为太子,引发后世争议。仁寿二年(602年),独孤伽罗去世,时年五十九,谥号为献,史称“文献皇后”,与杨坚合葬于泰陵。

10 月前

🎋 淳化阁 今天给平儿看李隆基的唯一传世墨迹《鹡鸰颂》,平儿想了下说,就是那个睡自己儿媳妇儿的黄帝吗?

11 月前

1967年7月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谢富治、王力等来到武汉解决两派组织的问题。这是毛泽东在文革中唯一次乘坐飞机出行(驾驶员是潘景寅)。在毛泽东的指示下,周恩来亲自听取汇报,协调两派的关系,使问题逐步走向解决。

12 月前

🏥 医方明 基础内科学,第二编分子生物学,第三编医学遗传学概论,基本看不懂,略过…

13 月前

🖥 计算机 私密微语,似乎行首多了一个空格…

14 月前

史记出三全本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