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
-
直而温,宽而栗
🦌 过隙录 这两天为管村上下水改造操心,为了让平儿理解管道的构造,专门学了一点透视的皮毛,发现有专业技术做作为支撑,画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。这些年因为各种反智建议或断章取义,专家已经被污名化了,但不要忘了永远要敬畏专业。
🦌 过隙录 每一次写回信的时候,都要同时在两个方向下功夫:完整准确简练清晰这是两个表面上看相互矛盾的方向,就像拔河一样,可人性就是这样,既要……又要……
在创制字模后,丁氏兄弟在上海创立了聚珍仿宋印书局,后聚珍仿宋印书局由于经营不善,被中华书局于1920接手经营,并于1921年正式订立合同并入中华书局,同时聚珍仿宋字体的所有权也一并转交。 1920年,中华书局在收购聚珍仿宋印书局及聚珍仿宋字体之后,成立了聚珍仿宋印刷部,使用聚珍仿宋字体出版了大量书籍、期刊与广告。但中华书局并未在聚珍仿宋字体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开发,仅仅是将字号进行了扩充,将聚珍仿宋的字号从购买之初的五种字号类型字模扩充到了八种,增加了聚珍仿宋字体的应用面。中华书局使用聚珍仿宋主要用于排印古籍、教科书以及期刊杂志,在仿宋体的推广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使得聚珍仿宋成为引领民国文字风潮的一款字体。也正是由于中华书局聚珍仿宋字体的成功,从而带动了其他书局(如商务印书馆、世界书局、大东书局等)与字模厂(如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等)创制仿宋字体,让仿宋体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。“仿宋体”在二十世纪的前半段已经逐渐成型、并走向成熟。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,民国时期还出现了黑体字,但黑体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被普遍使用,如今,楷体、宋体、仿宋体和黑体并称中国汉字“四大印刷体”。
明天开始,写一点关于疫情回忆的完文章。
我睡午觉,小虎儿会像一条围巾一样缠在我脖子上…吃过晚饭,我想加会班儿,他就和我抢键盘!
🕊 千家诗 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,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出自逍遥游:鲲鹏展翅、鹏程万里、凌云之志、扶摇直上、一飞冲天、越俎代庖、河汉斯言、吸风饮露、尘垢秕糠、劳而无功、大而无当、孟浪之言、不近人情、大相径庭、心智聋盲等。
编辑笛卡尔,修定莱布尼茨!
扩展泛读,缩减精读!
🎨 丹青院 早上发现一个宝藏素材库:https://www.pixiv.net/
pixiv 是一个以插图、漫画和小说、艺术为中心的社交网络服务里的虚拟社区网站。于2007年9月10日推出第一个测试版。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千驮谷。pixiv 创办初衷是为全球艺术家提供一个能发表他们的作品,并透过评级系统反应其他用户意见的地方。网站以用户投稿的原创图画为中心,辅以标签、书签、作品回应、排行榜等功能形成具有其特色的社交网络。
🎨 丹青院 画院轶事
一次以“竹锁桥边卖酒家”为题,考生大都刻意描画酒店,而李唐(北宋著名画家)却在桥头竹林外画一酒帘,表现出酒家为竹林掩蔽的“锁”字意境。
一次以“野水无人渡,孤舟尽日横”为题,众人大多画一只空船系在岸边,有的船舷上画一只鹭鸟,有的在船篷上画一只栖鸦。而考中第一名的画面则是,一只孤船横荡在水面,船尾卧一船夫,表现的是无人借渡的寂寞。
画院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画家的审美观察力、艺术想象力和创作技巧。
🎨 丹青院 宋代之后,画院传统便逐渐衰落了。元代废弃宫廷画院,宫廷之内没有画院设置,只是将画家分散在集贤院、奎章阁学士院以及秘书监等机构。
到明代,虽有画院之名,却无画院编制之实,相比宋代,在机构、制度、授职等方面上显得很不完善,明代供奉内廷的画家,大多活动在文华、武英、仁智三殿,此三殿可视为与宋代翰林书画院同等性质的机构。
清代宫廷不设画院,但宫廷画家的活动却有专门的场所,从画作到如意馆,再到画院处,清代宫廷绘画机构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。元、明、清三代,宫廷画院的发展远不及宋代那般辉煌,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惨淡经营,可以看作是“后画院时代”。
🎨 丹青院 从唐朝开始已有画官被招入宫廷服务,但尚无画院之设。
画院正式设立,始于五代。956年,后蜀盂昶设立“翰林图画院”,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宫廷绘画机构——画院的开始,画院设有“待诏”、“祗侯”等官职。西蜀画院的画家,每月集会,探讨绘画中的疑难问题,画院画家服务于宫廷,为皇帝在宫殿、寺庙等作画。南唐也设立了画院。两宋画院规模较大,制度完善。
从五代到两宋,可以称之为中国绘画史上的“画院时代”。
🎨 丹青院 汉代,统治者为宫廷画师设定专属职官,并在宫廷之内设立专门“画室”,管理绘画事务,为后世画院之滥觞。
至唐代,唐玄宗即位之初便在宫廷之内设置翰林院,成为五代时期宫廷画院的雏形。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“前画院时代”。
🎨 丹青院 当拉斐尔画派的艺术家想要表达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题材时,他们找到了“堕落女人”这个主题,亨特也在其列。他曾经在妓女居住的街区游逛,希望找到灵感。这幅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并不是妓女,而是一个四处寻欢的富家女,亨特爱她爱得要娶她,并且要“改进”她的“道德”。但事实证明她的道德是不可改进的。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女管家模样的女人,从情人(很可能是男主人)的膝上猛然站起来,仿佛是自我意识受到了刺激,决定脱离某种不良的情境。虽然其中充满了道德象征的符号,但这仍然是一副杰出的“反映维多利亚时代家庭生活阴暗一面”的油画。
他的《良心觉醒》(1852~1854年)显示了拉斐尔前派的特点。他以工整的笔法精心描绘着每一个细节,并用它们来暗示作品的道德训诫。尽管细节很真实,但这幅画却丝毫没有库尔贝和杜米埃作品那样的真实感,这是一个人工的花园,其中的花是没有香味的假花。
亨特所著《拉斐尔前派和拉斐尔前派协会》是用自传体形式讲述拉斐尔前派观点的主要著作。作为“拉斐尔前派”的重要画家,亨特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贯穿着一种宗教式的道德说教。《良知发现》就是这样一幅画,在华丽的房间中,音乐教师和他的女学生在“良知发现”的主题下,一个表示出善意,一个表现出惊讶。画家以写意风格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,极其逼真生动。他主张面向自然、面向生活,这件作品正是表明了画家的一种人生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