🏯 大藏经

    🏯 大藏经 性具善恶之论。是本宗圣祖开人天之佛知佛见。澈骨之谈也。原夫佛之所以成佛者。以先悟透性具善恶二种法门。故能纯依性善之法门。而起修善之妙行。用修善以熏修恶。使修善力胜。而能攻破修恶之见思。进破尘沙。以至无明。乃至穷尽无明之源。复归于性。始知性恶融通。即是性善。无可断也。必至于此。可谓究竟证到不二法门。即所谓二而不二也。又能依性恶之法门。倒驾慈航。随流九界。应以何身得度。即现何身说法。六道三途。往还无碍。即能用此性恶法门。楞严所谓种种施为。皆合涅槃清净妙德。此佛断修恶不断性恶者之大方便大妙用也。

    —— 天台宗谛闲法师

    🏯 大藏经 布髪掩泥:因果经云,时善慧见地浊湿,即脱鹿皮衣,以用布地,解发以覆之,待佛行过。佛记之曰:汝后作佛,当于五浊恶世,度诸天人。

    时善慧求佛出家。佛言,善来比丘,剃除须发,著袈裟衣,即成沙门。

    遂合掌以偈赞佛:

    今见世间导,令我开慧眼。
    为说清净法,去离一切著。
    今遇天人尊,我今得无生。
    愿将来获果,亦如两足尊。

    注释:

    两足尊,佛的尊号。足是圆满,两足是指智慧与福德圆满无缺,因为佛陀具足了圆满的福德与智慧,所以最尊最贵。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:「无上两足尊,愿说第一法。」

    🏯 大藏经 戒、定、慧是修习佛法的总则,一切佛法都不离戒、定、慧。清净无染就是戒,寂然不动就是定,观照无碍就是慧。三学是自心一物的三面,圆融而不可分离。

    🏯 大藏经 今天上午,修习正念,大念处经,无上光明。

    🏯 大藏经 顿悟入道要门论

    有源律师来问:和尚修道,还用功否?
    师曰:用功。
    曰:如何用功?
    师曰:饥来吃饭,困来即眠。
    曰:一切人总如是,同师用功否?
    师曰:不同。
    曰:何故不同?
    师曰:他吃饭时不肯吃饭,百种须索,睡时不肯睡,千般计较。所以不同也。
    律师杜口。

    🏯 大藏经 四大菩萨

   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,经中云:摄心为戒,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。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。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,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,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,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,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。

   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,救苦救难为目的。经中说:救度诸末法,观世音为最。悲是拔除众生之苦。当然,必须施与众生快乐,才能离苦。故此,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,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,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,最为着力的原因。

   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,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。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,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。一时做善事、利益众生、修行不难,一辈子做善事、利益众生、修行就难,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,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。

   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,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,在阳广度人间疾苦。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,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。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,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,不造罪恶,脱离苦海轮回之苦,证得涅般快乐,此为地藏菩萨大愿。

    🏯 大藏经 空實無華,病者妄執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遠離顛倒夢想,隨其心凈,則佛土凈。

    🏯 大藏经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在印度经历了早期佛教阶段之后,依次相继经历了部派佛教,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阶段,到13世纪初便在印度本土衰落了。

    🏯 大藏经 佛祖入灭之际,身边四方各有裟椤双树一株,俱是一枯一荣。东方双树意为“常与无常”,南方双树意为“乐与无乐”,西方双树意为“我与无我”,北方双树意为“净与无净。”

    由此而知,所谓裟椤双树,其实就是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循环往复,从荣到枯,又从枯到荣,好比生死,每天都有人死去,但每天都有人诞生,人类的文化与历史,也是这样,从衰到盛,从盛到衰,兴旺与灭亡轮番交替,代代相延,永不止息。另外,所谓“常与无常”,“乐与无乐”,也正印证了世间一切,有形无形,都有个对立的两面,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单一的,所以,聪明的人看事情,不会只重一面,有利必然有弊,乐极自然生悲,否极固然泰来,要知道,生命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,都遵循着枯荣之律而运行。

    🏯 大藏经 佛教,就是佛陀的教育,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,教育的内涵包括无边无尽的事理,目的在于破除无明,启发人们的智慧。

联系方式

关于我

  • 直而温,宽而栗

那年今日
3 月前

🌹 爱别离 不要去碰一个已婚的女人,她是一个男人的脸面;不要去碰一个已婚的男人,他是一个女人的一生。不是你的女人,不要嘘寒问暖;不是你的男人,不要情意绵绵,这是做人的根本,也是不可触碰的道德底线。不知道是谁说的,不重要,说的对 ✓

7 月前

🎻 新乐府 这几天听古典音乐最大的感受,中国自唐以后,很少在有进步了,清代宫廷音乐不见得比唐代的更好,但同时代的西方,早已跨越山海!而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,也大抵如此,土壤,土壤,土壤!

8 月前

🐒 程序员 今天在家完成了 Typecho 的版本升级,和基本的设置,比如添加对 WebP 的支持等,好外没有维护这个网站了,明天开始恢复正常的输出节奏。

9 月前

📜 中国史 独孤伽罗(544年 - 602年9月15日),复姓独孤,字伽罗,河南洛阳人。 隋朝 开国皇后,北周太保 独孤信 第七女。十四岁,嫁给大将军 杨忠 的世子 杨坚 。父亲政争失败被杀、家道中落,她对外低调谦恭,对内夫妻恩爱,生下十个儿女,协助杨坚建功立业。隋朝开国后,册封皇后,“雅好读书、识达今古” ,参预朝政,对于“ 开皇之治 ”功不可没,与杨坚并称“二圣” 。晚年参与罢黜宰相 高颎 、废黜太子 杨勇 ,支持晋王 杨广 为太子,引发后世争议。仁寿二年(602年),独孤伽罗去世,时年五十九,谥号为献,史称“文献皇后”,与杨坚合葬于泰陵。

10 月前

🎋 淳化阁 今天给平儿看李隆基的唯一传世墨迹《鹡鸰颂》,平儿想了下说,就是那个睡自己儿媳妇儿的黄帝吗?

11 月前

1967年7月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谢富治、王力等来到武汉解决两派组织的问题。这是毛泽东在文革中唯一次乘坐飞机出行(驾驶员是潘景寅)。在毛泽东的指示下,周恩来亲自听取汇报,协调两派的关系,使问题逐步走向解决。

12 月前

🏥 医方明 基础内科学,第二编分子生物学,第三编医学遗传学概论,基本看不懂,略过…

13 月前

🖥 计算机 私密微语,似乎行首多了一个空格…

14 月前

史记出三全本了!